人能活多久「看牙齒」就知!醫生:壽命不長的人「牙齒會有3特徵」 做好三點:護牙保健康

  • 2024-06-17 11:46

之前端午節,王大媽正坐在家裡的小院裡,包著香噴噴的粽子。

她是個退休教師,平日裡就愛鼓搗點傳統手藝。

眼看著包了整整一下午的粽子,她忽然站起身來,卻發現腰直不起來了。

這個姿勢尷尬得讓她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。

「這可咋辦?」她心裡嘀咕著,硬撐著一瘸一拐地走到客廳,坐下後給兒子小張打了個電話。

「小張啊,媽腰疼得厲害,快送我去醫院看看。」

小張聽了,趕緊把工作一推,火速趕回家,將王大媽送到了附近的醫院。

掛號、排隊、做檢查,折騰了一圈,醫生總算是看完了檢查報告。

醫生姓李,是個有點禿頂但笑容溫和的中年人,他皺著眉頭,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:「哎呀!你這個情況可不妙啊!」

王大媽聽得心頭一緊:「醫生,啥情況?我不就是腰疼嗎?」

李醫生嘆了口氣,神秘兮兮地問道:「您平時刷牙勤快不?」

王大媽一愣:「這……牙齒跟腰有啥關係?」

李醫生微微一笑:「您別急,聽我慢慢說。」

李醫生解釋道,現代醫學研究發現,牙齒的健康狀況和人的整體健康密切相關,甚至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壽命。

科學家們通過多年的研究,總結出了壽命不長的人,牙齒往往有三個明顯的特徵。

特徵一:牙齒脫落

首先,牙齒脫落是一個重要的信號。

李醫生拿出了一份資料,上面詳細記錄了牙齒脫落與壽命之間的關係。

「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顯示,牙齒在中年時期頻繁脫落的人,壽命通常較短。這是因為牙齒脫落往往伴隨著牙周疾病,而牙周疾病會導致慢性炎症,進而影響心臟健康。」

李醫生說,他曾經接診過一個叫老劉的病人。

老劉四十多歲就開始掉牙,到五十多歲時,牙齒基本所剩無幾。

結果沒多久,老劉就被查出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。

醫生們在給老劉做了詳細的檢查後發現,老劉的牙周疾病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的心臟健康。

這正是牙齒脫落與壽命縮短之間聯繫的一個生動例子。

特徵二:牙齦萎縮

其次,牙齦萎縮也是一個危險信號。

牙齦萎縮不僅僅影響美觀,更重要的是它是牙周病的徵兆。

牙周病會導致牙槽骨吸收、牙齒鬆動,甚至脫落。

而更嚴重的是,牙周病的細菌可以通過血液進入全身,增加心臟病、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。

李醫生提到,研究表明,牙周病患者的心臟病發病率是正常人的兩倍以上。

「牙周病引發的慢性炎症,會增加全身的炎症反應,導致動脈粥樣硬化,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」

李醫生補充道,數據顯示,患有嚴重牙周病的中老年人,其五年內的死亡率要比牙周健康的人高出近50%。

這項數據來自於一項覆蓋了近一萬人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,結果令人震驚,也再次證明了牙齒健康與壽命之間的密切關係。

特徵三:牙齒發黃

最後,牙齒發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信號。

雖然牙齒發黃有很多原因,但其中一部分與全身健康狀況有關。

牙齒髮黃可能是由於吸煙、飲食習慣不良等因素引起的,但也可能是肝臟或腎臟功能不佳的表現。

李醫生講述了一個具體的案例。

一個叫小王的年輕人,年紀輕輕牙齒就黃得厲害,他以為只是口腔衛生問題,沒有太在意。

結果後來體檢時發現,肝臟功能異常,醫生們追查病因,發現竟然是長期飲酒和不健康飲食引起的。

牙齒髮黃只是身體健康狀況惡化的一個表徵。

聽完李醫生的話,王大媽若有所思。

李醫生笑了笑:「所以啊,您平時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,定期檢查牙齒,有問題要及時治療。」

王大媽點點頭,感慨道:「沒想到這牙齒還能反映這麼多問題,看來以後得更注意了。」

然而,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。

王大媽回家後,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:牙齒健康和飲食習慣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係?

為了找出答案,她再次來到醫院,向李醫生請教。

李醫生解釋道,飲食習慣對牙齒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。

研究表明,攝入過多的糖分、碳酸飲料和精細加工食品,會增加齲齒和牙周病的風險。

而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、水果和堅果,不僅能清潔牙齒表面,還能促進唾液分泌,有助於中和口腔內的酸性環境,保護牙齒健康。

此外,李醫生還強調了鈣、維生素D和維生素C對牙齒和牙齦的重要性。

鈣和維生素D是牙齒和骨骼健康的基礎,而維生素C則有助於牙齦的健康和免疫功能的提升。

綜上所述,牙齒的健康狀況不僅與個人衛生習慣有關,還與全身健康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。

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、合理的飲食結構和定期的牙齒檢查,是延長壽命的重要保障。

通過這一系列的講解,李醫生幫助王大媽及其家人認識到牙齒健康的重要性,也為我們揭示了牙齒與壽命之間的神秘聯繫。

今後,我們不僅要關注牙齒的外觀,更要關注其背後所反映的健康信息。

這樣,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未雨綢繆,健康長壽。
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